数智赋能,助推连南生态产品“出山入湾” 可以做到一年四季不断档供应

“我们这里的蔬菜一共有80多个品种,可以做到一年四季不断档供应。连南”在三江镇梅村的生态种植基地里,连南瑶族自治县椿逸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椿逸舍”)董事长谢彬一边查看蔬菜长势一边介绍道。产品再过些时日,出山入湾节瓜、数智赋能空心菜、助推韭菜、连南四季豆等一批批新鲜蔬菜即将从这里走出连南,生态走向大湾区消费者的产品餐桌。
六年来,返乡创业的数智赋能大学生谢彬和伙伴扎根田间,探索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和数字化管理经验,助推使椿逸舍在种植、包装、物流、销售等方面的积累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自2023年开始,在国家县域商业行动(连南)项目的支持下,椿逸舍逐步完成信息化管理、农产品监控及溯源、冷链加工及运输、农产品包装分拣流水线等环节的改造与升级,实现了从“小规模”到“排头兵”的跃变,使“菜篮子”更丰富、更新鲜、更充实。
发展“订单农业”,种多少卖多少
“连南所处的粤北山区光照及雨水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蔬菜种植。但农户自己种菜,不仅要愁如何种好,还要愁销路。”眼看当地存在农产品销路窄、销售难的问题,谢彬与伙伴决定一改传统农业“看天吃饭”的模式,运用“订单农业”模式进行生产。
“订单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以销定产,让农民从生产开始就知道“为谁种、种多少”,不仅种得安心,还卖得省心,避免了农产品滞销和浪费,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刚开始一边学着种菜一边找销路,都难到差点想放弃。”谢彬回忆道,彼时有一名在江门经营连锁生鲜超市的老板刚好到连南考察,路过他们的菜地,在机缘巧合之下达成了第一次合作。自此,椿逸舍生产的绿色、优质、无公害的蔬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订单“上门”。目前该公司已与粤海食品连锁、广州乡下生鲜连锁等商超进行深度合作,还成为“番薯藤”社区生鲜连锁店旗下150多家直营店的直供基地,一个月的营业额可以达到七八十万。
手中有订单,种菜心不慌。谢彬告诉记者,对于他们的来说,每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签了订单我们才会安排生产。在清明之前,会确定春季和夏季的订单需求,一般都是瓜果类。到了七八月份就落实秋冬季的(订单),菜心、包菜等叶菜占大多数。”
“数字化”加持,实现精细管理
生产总面积约1000亩,一年365天都要耕种,落实订单后如何解决大量的排产工作,保证生产管理的有序进行?谢彬及伙伴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让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记者注意到,在椿逸舍总部展示的数字农业监控调度平台上,设备预警、劳作计划、劳作记录等一览无余。通过点击屏幕还可以实时查看任一农场的实时空气质量、湿度、大气压强、光照强度、土壤肥力等各种信息,实现了对农业作业各个环节的精确记录、监控和实时反馈,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只需在平台上简单操作,工单通知会直接发放到对应负责人的手机里,再由负责人安排专人完成。”谢彬表示,相关工人在完成任务后拍照回传至系统,即视为工单结束。“有了系统的提醒,负责人不会忘记有哪些工作没有完成,也改变了以前口头转达工作任务的低效模式,现在排产工作变得更高效、清晰。”
精准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实现了点对点服务每一块土地。“每种蔬菜的种植都形成了一个个对应的农事模板。多少斤的订单,对应需要多少斤的种子,种下去之后多长时间开始施肥、浇水等,每一个环节都一目了然。”谢彬补充,如果遇到天气变化而跟模板的操作有冲突,管理者也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比如提示明天这块菜地需要浇水了,但如果实际已经下了很多天雨,就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取消这个浇水的工单。”
在该平台的帮助下,如今每十亩菜地只需2个人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前端管理成本。此外,该平台还实现了透明、可视化的农产品溯源技术。
“一颗种子怎样变成一棵菜、怎样到达货架上的全过程,我们将能收集到的数据都整合在一起,主动接受消费者的监督,让大家知道我们是认真地在种一棵好的菜、安全的菜。”谢彬表示,椿逸舍生产的蔬菜全部配备溯源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即可查看所其种植环境、生产过程、采摘日期等详细信息,有效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冷链再升级,蔬菜“锁鲜”不用愁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早上采摘的新鲜蔬菜如果保鲜不到位,到了下午卖相就会越来越差。此外,连南农产品运输到广深地区起码要3小时以上,如何让蔬菜“锁鲜”,就成了一大难题。
“以前把蔬菜放进冷库降温差不多要三、四个小时,但发货时间紧急的话就来不及等那么久。降温措施一旦做不到位,蔬菜保鲜期和销售期就会缩短很多。”谢彬告诉记者,聚焦冷库贮能小的突出短板,国家县域商业行动(连南)项目帮助采购了一批设备,让原本仅有1天保鲜期的蔬菜如今存放3天都不会腐烂。
“通过真空预冷,5分钟内就可以将30℃的蔬菜立刻降到2℃左右。植物呼吸作用降低,就不会发黄、失水。”谢彬介绍,蔬菜在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完成真空预冷之后,就会运至包装生产线进行氮气包装,全程无需人手操作,“现在6个人就可以完成以前几十人的工作量”。
冷链物流是助力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基础。冷库、冷藏车等冷链物流设备大量投入使用,为连南农产品“出山入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据谢彬回忆,2022年每天最多只能运三四万斤蔬菜,“现在一天十万斤运到广州都没问题”。
随着种植、管理、冷链运输等生产体系的不断完善,椿逸舍入选了广东省第十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年均产量达250万斤。在带动周边农产品上行销售的同时,该公司还创造了70多个就业岗位,基地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35000元,同比未参与基地的当地农民提高收入比率约20%,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抓紧国家县域商业行动(连南)项目扶持下的产业机遇和优势,接下来谢彬和伙伴将积极打造新型大学生农业产业创业集群,同时大力投入开发电商渠道。“目前我们持续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媒体平台持续投放内容,已经接到了香港中小学食堂供应商的送样邀请。预期今年电商销售渠道能达到300万元。”他说。
【撰文】欧晓嫦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文章
- 成就概述与核心机制追寻证明之人"是最终幻想起源:天堂的陌生人中要求玩家在所有主线任务中达成特殊条件的终极成就。该成就不仅考验玩家对战斗系统的理解深度,更要求对每个关卡机制、BOSS战特性有精准把控。需2025-05-10
“五一”假期珲春文旅消费活力迸发 东北亚国际商品城成跨境购物新地标
“五一”假期“余额有限”,位于中俄朝边境的珲春市迎来旅游热潮,东北亚国际商品城以"跨境购物+网红体验"的独特模式成为消费新亮点。据统计,该商城日均接待游客突破6000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达8300人,较2025-05-10- 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4月28日,随着一辆无人巴士顺利驶回宿州高新区华瑞产业园内,由安徽中科星驰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顺利完成安徽省内首次智能网联汽车市级公开道路调试。在宿州高2025-05-10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医保基金初2025-05-10
- 电商平台上“门票代抢”依旧火爆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日报2025-05-10
- 在中国农产品市场,鸡蛋作为高性价比的蛋白质来源,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过去十年间,一家名为"龙腾禽业"的企业从区域养殖户蜕变为全国市场占有率超18%的行业龙头,其发展路径折射出中国现代农业转型的深层逻辑。2025-05-10
最新评论